欢迎您访问极速体育吧官方网站!

成功案例

成功案例

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

来源:极速体育吧浏览:314次 时间:2024-07-18 00:23:09

  几年前,平定县连庄村村民祁卫明放弃了运输业的营生,转型投身“绿色事业”种植葫芦,在葫芦工艺品上大做文章。如今,他成立了市卫明宝葫芦工艺坊有限公司,种植的葫芦有20多个品种,还通过烙画、彩绘、雕刻、押花、镂空等技术加工各种“连庄韵”葫芦工艺品,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地,同时也在网上热卖。

  1月8日,天寒地冻,平定县巨城镇连庄村的大山上一片萧瑟。村民祁卫明和妻子荆俊丽在半山腰处的一个工作室里,潜心研究和设计、制作葫芦工艺品。“冬天,地里头也没啥活儿可干了,趁农闲,俺们能静下心来制作些好作品。”荆俊丽说。

  工作室外有一片空地,空地上搭着几个架子,上面挂着大大小小、形态各异的葫芦。工作室内有一个走廊,墙上、屋顶上挂着已经制作好的鱼葫芦、如意葫芦等精美工艺作品。在走廊的尽头有一个房间,是祁卫明的办公室。来到办公室,办公桌上放着用葫芦制作而成的笔筒,一旁的茶几上摆放着用葫芦制作成的牙签筒。书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葫芦工艺品,还有各种奖牌、奖状。祁卫明走上前,打开书柜的玻璃门,拿出一个奖牌说,去年公司获评为“山西青年创业板挂牌企业”,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收获。

  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汉,怎么做起了手工活儿?祁卫明道出了缘由,祖祖辈辈靠天吃饭,种地啥时候能让农民的收入有保障?2015年,他琢磨着一定要在种啥、怎么种上搞出名堂。由于之前祁卫明搞运输做物流生意,走南闯北,见识广、信息多,经过考察后他发现,葫芦种植技术方面的要求低,单位面积产量高,而且制作成工艺品后,价值能增加不少。于是,他从山东淄博、聊城等地引进葫芦种子,开始试种。

  在中国,葫芦谐音“福禄”,加上葫芦形状优美,因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,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,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在农村,人们喜欢种几棵葫芦炒菜吃。不过,祁卫明要种的可不是普通葫芦,而可以在上面通过工笔画、油漆、烙画、浮雕等不同表现形式,呈现书法、绘画艺术的工艺葫芦。“葫芦工艺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,也是现代居家装饰中非常热门的艺术品。这些年,随着物质生活水准不断提高,人们文化生活品位逐渐提升,葫芦工艺品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。”祁卫明说。

  2015年,祁卫明带领村民成立了华耀种植专业合作社,流转土地,试种了两亩葫芦,喜获丰收。随后,他开始和合作社的成员着手学习葫芦加工处理。“想做工艺葫芦,第一步就是去皮。去皮后的葫芦表面更细腻、干净,经过几个月自然风干后,就可以在上面作画了。”祁卫明说,他一边干一边学,经常上网查资料、到外地学习,还加入了各种手工艺葫芦微信群。

  三年来,祁卫明种植的葫芦面积扩大到20多亩,他还注册成立了阳泉市卫明宝葫芦工艺坊有限公司,为葫芦工艺品注册了“连庄韵”商标,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形式,带动村民种植葫芦。“我们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肥料、秧苗、技术等,还和他们签订回收协议,这样做才能够保障农户有稳定的收入。”祁卫明说。为了更好的提高葫芦的附加值,让农民自己也能做工艺葫芦,祁卫明和妻子荆俊丽不仅自己学习烙画工艺,还在村里发展了四五位学员一起制作工艺葫芦。

  如今,随着市卫明宝葫芦工艺坊有限公司的名气慢慢的变大,“连庄韵”雕刻葫芦、烙画葫芦、彩绘葫芦和葫芦挂件深受人们喜爱,慕名打电话或亲自到村里购买葫芦工艺品的人也慢慢变得多。“别看这葫芦小,可市场大、前景广,是个增产增收的好项目。”祁卫明说,他希望能够通过种植葫芦、加工葫芦来带动村里人增加收入,振兴乡村。他还希望将“连庄韵”工艺葫芦做大做强,成为我市的一张文化名片。 (焦 瑛)

  使用大于1366*768分辨率/IE10.0或以上浏览器能体验最佳浏览效果